
输送带跑偏是带式输送机的常见故障,及时、准确的处理是其安全稳定运行的保证。产生偏差的现象和原因很多,应根据不同的现象和原因采取不同的调整方法,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1)头驱动滚筒或尾导向滚筒的轴线不垂直于输送机的中心线,导致输送带在头驱动滚筒或尾导向滚筒处偏离,而当头驱动滚筒或尾导向滚筒偏离时,输送带在滚筒两侧的紧密性不一致,沿宽度方向的牵引力不一致,呈上升或下降的趋势,使输送带的运动方向增加一个下降的方向,导致皮带松边跑偏,所谓“松边跑不紧”,其调整方法为滚筒头部如输送带向滚筒右侧偏移,然后轴承座右侧应向前移动,输送带向左侧滚筒偏移,则轴承座左侧应向前移动,相应的轴承座左侧可向后移动或向右侧向后移动。尾鼓的调整方法与头鼓相对。经过反复调整,直到输送带到一个比较理想的位置,在调整驱动或改变滚筒的方向之前,准确安装其位置。
(2)滚筒外表面进行加工系统误差、粘料或磨损不均造成不同直径大小不一,输送带会向直径较大的一侧跑偏。对于我们这种发展情况可以解决的方法主要就是通过清理干净滚筒表面的粘料,加工误差和磨损不均的就要及时更换下来重新设计加工包胶处理。
转载点落料位置不正确,落料位置对输送带的偏差影响较大,特别是当上输送机与本输送机水平面投影垂直时。 通常,应考虑上、下带式输送机在转运点的相对高度。 相对高度越低,材料的水平速度分量越大,对下部带的侧向冲击越大,并且材料难以居中。 使材料在带的横截面中偏斜,如果材料向右偏斜,则带向左偏斜,反之亦然。 对于这种情况下的偏差,在设计过程中应尽可能增加两个输送机的相对高度。 应仔细考虑带式输送机上、下漏斗、溜槽等受空间限制的部件的形状和尺寸。 通常,斜槽的宽度应该大约为皮带宽度的五分之三。 为了减少或避免皮带偏移,可以增加挡料板来阻挡物料,改变物料下落方向和位置。